王武俊(735年-801年),字元英,原名没诺干,契丹怒皆部人,唐朝中期军阀。
王武俊幼善骑射,原为李宝臣部裨将,随其降唐,封成德军先锋兵马使、维川郡王。李宝臣死后,其子李惟岳造反。王武俊倒戈杀死李惟岳,但因对朝廷封赏不满,便联合幽州节度使朱滔举兵叛乱,援助魏博田悦,自称赵王。
后来,王武俊与朱滔产生矛盾,复又归降朝廷,被任命为成德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赐爵琅邪郡王,后又与李抱真联军击败朱滔,累封至检校太尉,兼中书令。
贞元十七年(801年),王武俊去世,赠太师,谥号忠烈。
效力成德
王武俊是契丹怒皆部人,父亲在开元年间率部属内附唐朝,从此居住在蓟州(今天津蓟县)。王武俊十五岁时便善于骑射,与张孝忠齐名,后追随安禄山部将李宝臣,任裨将。
762年(宝应元年),官军兵至井陉口(今河北井陉北),王武俊对李宝臣道:“我们以寡敌众,以曲对直,战则离心,守则崩溃,怎能抵御精锐的官军呢?”李宝臣于是以恒定等五州之地归降朝廷,被任命为成德节度使,王武俊也被封为成德军先锋兵马使、兼御史中丞、维川郡王。
775年(大历十年),李宝臣奉诏征讨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生擒其将卢子期。宦官马承倩前来劳军,却将李宝臣赠送的百匹缣帛扔在路上,并肆意辱骂。王武俊趁机进言道:“如今阁下立有功劳尚且如此,一旦平定魏博,天子一纸诏书便能将您安置在京师,到时您就是一百姓匹夫了,不如纵容田承嗣,以为资本。”从此,李宝臣与田承嗣、李正己相互为援。
李宝臣晚年,性格猜忌,诛杀许崇俊等大将。当时,王武俊的儿子王士真是李宝臣的女婿,暗中结交李宝臣的近侍,王武俊才得以幸免于难。
倒戈弑主
781年(建中二年),李宝臣去世,其子李惟岳谋袭父位不果,举兵叛乱。当时,有人称王武俊有异志。王武俊得知后,出入只带一两名随从,平素也不和外人往来。李惟岳虽然也有疑心,但见他深自贬抑,又爱惜他作战勇猛,没有忍心杀他。
782年(建中三年),幽州节度使朱滔与归附朝廷的成德大将张孝忠征讨李惟岳,李惟岳在束鹿(今河北辛集)迎战,并命王武俊为前锋。王武俊私下对人道:“我若击败朱滔,则李惟岳必能兵势大振,我回去后,一定会被他杀掉。”于是,王武俊消极应战,结果被朱滔击破。
不久,成德大将康日知在赵州(今河北赵县)投降朝廷,李惟岳更加疑忌王武俊。有人劝李惟岳道:“先相公(李宝臣)一直以王武俊为腹心,两家又是姻亲,当此危难之际,王武俊勇冠三军,不依赖他这样的人,谁又能为您退敌呢!”李惟岳便命王武俊与步军使卫常宁一同讨伐康日知,又让王士真率精兵宿于府中以为贴身护卫。
王武俊走后,对卫常宁道:“我忠于节度使,李惟岳却听信谗言,猜忌于我,使我朝不保夕。如今出兵赵州,不论胜败,我都不回恒州(今河北正定)了。我们到定州投奔张尚书(张孝忠)吧。”卫常宁劝道:“圣旨道,谁斩李惟岳首级,就把他的官爵赏给谁。如今,张尚书归降被封为节度使,听说康日知也被封官。我看李惟岳早晚会被朱滔所灭,我们不如倒戈诛杀李惟岳以取富贵。如果事情不成功,再去投降张尚书也不晚。”王武俊深以为然。而康日知也派人对王武俊道:“李惟岳懦弱无谋,不值得同他一起造反!我城池坚固,万众一心,不是一年半载就能攻下的。”又拿出伪造的皇帝手诏招降王武俊。
这时,李惟岳派心腹要藉官谢遵到赵州城下催战,王武俊则劝说谢遵与自己一同谋取李惟岳。谢遵返回后,密告王士真加紧准备。不久,王武俊与卫常宁连夜折返恒州,在谢遵等人接应下,冲入李惟岳府中,王士真也在府内接应。王武俊传令道:“李惟岳叛逆,众将士归顺朝廷,敢违命者族诛!”李惟岳束手被擒。卫常宁又道:“李惟岳见到天子后,肯定会哀乞求生,诬称当初是您与诸将胁持他起兵拒命。”王武俊遂勒死李惟岳,把他的首级传送京师。
举兵叛乱
不久,唐德宗授王武俊为检校秘书少监、兼御史大夫、恒州刺史、恒冀都团练观察使,实封食邑五百户,又任命张孝忠为易定沧三州节度使,康日知为深赵都团练观察使,命朱滔回镇幽州。王武俊认为自己诛杀李惟岳,功劳在康日知之上,却没能得到节度使的职位与赵定二州,心中不满,便与同样不满的朱滔联合反叛,率兵救援魏博田悦。当时,田悦在马燧、李抱真等人的征讨下,势力已经衰弱,这时得到王武俊、朱滔的帮助,得以恢复元气。[13-14]
朝廷又命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督率神策军征讨朱滔、王武俊。李怀光趁朱滔营垒未成,纵兵出击,战破朱滔后勒马徐行,观看形势。王武俊趁他懈怠之时,命二千骑横冲其阵,朱滔也随即反击。官军大败,兵士互相践踏,死伤惨重,李怀光退回营垒。
当夜,王武俊掘开永济渠,断绝官军粮道。马燧无计可施,仗着自己和朱滔有姻亲关系,就派人向朱滔服软道:“老夫不自量力,与诸君交战。王大夫骁勇善战,天下无敌,我败得不怨。希望您放我们回去,我会上奏天子,将河北之地交给您。”朱滔也怕王武俊得胜后难以压制,便对王武俊道:“官军已经败了,马公这么谦卑,我们不能太逼迫他。”王武俊却道:“马燧等人都是国家名臣,连兵十万,一战败北,还有什么面目去见皇帝。如果放他走,不出五十里,肯定回军与我们交战。”朱滔不听。马燧到魏县后,果然坚壁固守。朱滔非常惭愧的向王武俊道歉,但二人却从此有了嫌隙。
僭位称王
田悦感激朱滔的援救,要尊奉朱滔为主,自愿为臣。朱滔却推举王武俊,并道:“惬山大捷,都是王大夫的功劳!”朱滔、王武俊的官属们商议后,提议道:“古代有列国连衡共同抗秦。如今公等在这里,李大夫(李纳)在郓州(今山东东平),不如仿效七国,大家都建国号,尊奉天子正朔。而且效仿七国旧例尊唐皇帝为天子,我们就名正言顺了。我们该快些选定日期定好盟约,以顺人心,违背盟约的就大家共同讨伐。”朱滔等人都同意。
782年(建中三年)十一月,王武俊等人在魏州(今河北大名)西郊祭天,自立为王。朱滔称冀王,田悦称魏王,李纳称齐王。王武俊自立为赵王,自称寡人,并改恒州为真定府,设置左右内史等官职,大封百官。[18-19]
783年(建中四年),朱滔击败李晟,驻军于瀛洲(今河北河间),王武俊便派宋端去催促他进军。朱滔大怒道:“孤频频作战又得了病,正在就医,赵王还要噜嗦。孤为南救魏州,抛弃兄长,背叛君王,如同丢弃破鞋。赵王若定要疑我,由他自便。”宋端回报王武俊,王武俊对朱滔部将马寔道:“我希望冀王能速来,是希望他来指方向,决胜负,为什么那么恶声恶气?冀王将来并有天下,我只求有六七个城邑,当个节度使就足够了。”虽然此事最终解释清楚,王武俊仍是越加不满,暗中与田悦商议如何与朱滔断绝。
复归朝廷
同年六月,李抱真命参谋贾林到王武俊营中诈降。贾林见到王武俊后,道:“我来此是奉诏规劝,不是来投降的。”王武俊闻言色变,进问详情。贾林道:“天子深知您忠义为国,临行前对我说:‘先前处事有误,追悔莫及。朋友间有了错失尚可道歉,朕为四海之主,一点小事怎能耿耿于怀呢!’”王武俊道:“我是个胡将,尚且懂得安抚百姓,天子当然不会专以杀人来安定天下。如今山东有五支叛军,等到战胜他们时,百姓尽皆暴尸荒野,即使战胜了又让谁来守卫呢?我很想归顺朝廷,但已与诸镇结盟,我们胡人性直,不愿做理亏的事。如果朝廷下旨赦诸镇之罪,我便带头响应,诸镇有不听命的,我肯定会奉诏予以讨伐。这样一来,我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朋友,不用五十天,河朔便能平定。”
十月,泾原兵变,唐德宗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朱泚被叛军拥立为帝。马燧等将都回师勤王,田悦打算与王武俊、朱滔一同袭击李抱真。这时,贾林再次游说王武俊道:“而今退兵前面是粮食辎重,后面是精锐部队,人心坚固,难以图谋。就算战胜,利益也归魏博所有;一旦失败,成德则大伤元气。您为什么不先收复易定沧赵四州呢?”王武俊便背弃了与田悦的约定。
贾林又道:“您是冀州豪族,不应图谋占据中原。朱滔心地阴险,朝廷强大他就借您的力量为后援,朝廷力弱他就想吞并您。河北之地自古只有赵国、魏国和燕国,从来没有冀国。而朱滔自称冀王,这明显是在窥伺您的冀州啊。如果朱滔控制山东,您就必须向他称臣,若不顺从,一定会被他讨伐,到时您能向他称臣吗?”王武俊大怒,变色道:“大唐有二百年国运,我尚且不能称臣,又怎能臣服于他这个乡下佬!”于是决定,与李抱真、马燧结盟。
784年(兴元元年),唐德宗下罪己诏,施行大赦。王武俊遂聚集三军,宣布废除国号,被朝廷授为检校兵部尚书、成德军节度使。不久,王武俊又被加封为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幽州卢龙两道节度使,赐爵琅邪郡王。
击破朱滔
当时,朱滔勾结回纥,围困贝州(今河北清河),即将南犯洛阳,与朱泚成合兵之势。而李怀光占据河中,李希烈攻陷大梁(今河南开封),进逼江汉,李纳仍在山东造反,田绪(田悦已死)不被朝廷所用,李晟孤军驻于渭水,天子敕令所能控制的地区,只有十之二三,人心不知所归。
贾林又来劝说王武俊与李抱真合兵共救魏博,陈说道:“朱滔此次出兵,企图先平定魏博,却逢田悦被害,人心不安。只要十天不去救援,魏州、贝州必被攻下,朱滔的兵力就会增加数万。张孝忠见魏州贝州被夺,必定向朱滔俯首称臣。到时三镇连成一气,再加上回纥,您能幸免于难吗?恒州失守,李抱真就会退保山西,河朔地区则尽归朱滔。您现在与李抱真合兵救援魏博,击败朱滔易如反掌。到那时,关中震动,长安很快就能收复,天子也能重返京师,这可是最大的功勋。”王武俊欣然同意。
不久,王武俊屯兵于南宫东南,李抱真也率军前来,两军相距十里。次日,李抱真只带几人前往王武俊营中。部将谏止,李抱真道:“我此行关乎天下安危,如果我回不来,大家可为我报仇。”而王武俊也严阵以待。李抱真见到王武俊,感慨国难,抱着他嚎啕大哭,涕泪横流。王武俊也悲不自胜,于是两人结为兄弟,誓同灭贼。王武俊道:“十兄(李抱真排行第十)天下闻名,却愿与我这个胡人结为兄弟,真让我感动莫名!朱滔所恃,不过是回纥骑兵,到时交战,请十兄看我破敌!”宴后,李抱真就在王武俊账中睡下。王武俊更是感激,指着心口发誓:“我这条命就给十兄了。”于是两军连营而进,屯军于贝州三十里外。[27-28]
王武俊命步军决战,自己率骑兵抵挡回纥军,并勒兵避敌锋锐。回纥骑兵冲阵而过,不及掉头,便被王武俊率军痛击。部将赵琳也率伏兵杀出,回纥军被截断,先行溃败。朱滔所部被败军冲散,大败而逃。当夜,王武俊在幽州军东北扎营,李抱真则扎营于西北。朱滔自知不敌,连夜焚烧粮草,逃回幽州,李抱真与王武俊也各自回镇。
备受荣宠
后来,王武俊请辞幽州卢龙节度使,唐德宗便将恒州升格为大都督府,任命他为长史,又加检校司徒。
唐德宗返回长安后,对王武俊的恩宠更加优厚,将公主下嫁其子王士平,又将王家年幼的子弟都封授官职。
不久,王武俊母亲去世,停职守孝,随即被起复为左金吾上将军同正,又加开府仪同三司。
796年(贞元十二年),唐德宗念及王武俊旧勋,加封他为检校太尉,兼中书令。
801年(贞元十七年),王武俊去世,终年六十七岁。唐德宗停朝五日以示哀悼,册赠太师,赐谥忠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