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焞(1070年—1142年),字彦明,一字德充,河南洛阳人。北宋著名政治家,程颐之门生,他为人正直,不贪图名利。
尹焞少年丧父,但自幼勤奋好学,后拜程颐为师近20年,深受老师的器重和喜爱。他青年时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但后来坚决放弃,终身不再走科举之路。程颐去世后,尹焞又以程颐的学生张绎为师。尹焞在洛阳聚徒讲学,得到张绎大力支持。他除了吊丧看病,足不出门。他的优秀品德,备受士大夫们的尊敬。
宋钦宗靖康初年,时任同知枢密院事、京畿两河宣抚使的种师道,竭力向钦宗推荐尹焞,说其德行和学问堪任劝讲官。钦宗遂召其入京,但到京城后,尹焞又不愿留下,被钦宗赐以“和靖处士”之号,遂又返回洛阳。不久,户部尚书梅执礼、御史中丞吕好问、中书舍人胡安国等人联合上奏请求起用尹焞。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洛阳,尹焞全家被杀,他死里逃生,后经商州逃到四川,其间,他意外地得到了恩师程颐的《易传》。南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年),他在涪州定居下来,开始认真研读。
不久,大学问家、侍讲官范冲向皇帝推荐尹焞代替自己的职位。经过一番周折,绍兴六年(1136年),尹焞作了一篇祭文祭祀过程颐之后才启程。途中,他闻听朝中有人上疏攻击程颐,还请求摒弃程颐的学说。尹焞遂在九江停留,著文驳斥这一观点。宫观官胡安国也上疏驳斥,并力荐尹焞。在高宗一再敦促下,尹焞才来到京城,任秘书郎兼说书。绍兴八年(1138年),尹焞改任秘书少监。不久又力请辞退。翰林学士朱震病危,极力推荐尹焞代替自己。高宗又以尹焞为太常少卿兼说书。不久,尹焞又以病请退。高宗一再挽留,并命之为礼部侍郎兼侍讲。当时,金人正欲与宋议和,要求南宋割地赔款。尹焞对此坚决反对,认为不可与“不共戴天”之敌议和。绍兴九年(1139年),高宗又命之为徽猷阁待制,提举万寿观,兼侍讲,尹焞坚辞。不久,又以之为提举江州太平观,尹焞旋以年已70岁,请求致仕,宰相秦桧正对尹焞反感,遂立即请皇帝准许尹焞退休。3年后的绍兴十二年(1142年),尹焞去世,享年73岁。
尹焞有《论语解》、《门人问答》等著作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