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 > 定西 > 陇西县人物

张新龙


[公元1966年-1981年]

张新龙,1966年出生于甘肃省陇西县种和乡杨寨村东坡沟。他是在党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优秀少年,从小刻苦学习,不怕困难,热爱集体,关心别人,爱护公物,艰苦朴素,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谦虚礼貌。

学生时代,张新龙的好学精神令人钦佩。他以没有知识就种不好庄稼,不懂科学就建不了“四化”的热情,争分夺秒努力学习。上学路上,他一遍又一遍地背诵课文;中午休息时间,吃几口干粮喝几口水,就一头扎在教室里做作业,摘抄《中国少年报》文章;晚上回到家中,干完家务活,又蹲在油灯下做一二个小时的功课。在自然常识课堂上学习了电流知识,他以极大的兴趣找来小木板、电线头,买来干电池、开关、小灯泡等,制作了一台演示仪,和同学们一起做科学实验。由于他苦读苦学,又善于钻研,各门功课成绩在全班名列前茅。

1979年,学校开展“学雷锋、争三好”活动。张新龙以纯朴的感情认真地向雷锋学习,在周记中写下了“学习雷锋叔叔,就要从现在做起”的誓言。

他的周记中还有这样一句话:“学雷锋,就要向他那样,关心集体,助人为乐,一点一滴培养自己的心灵美。”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班里的笤帚、扫帚松了,他拿来麻绳悄悄扎好;冬天烤火期到了,他约同学一道砌好炉子;课桌凳坏了,他借来工具,找来木板,利用课余时间修好;每逢打扫卫生,他就揽抬水这个最重的活干;每天清晨他第一个到校开门,傍晚放学等把一切收拾停当,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张新龙不仅在自己班上做好事,而且常常帮低年级同学做好事。所以,学校设立的“新风尚小红花”奖多次被他夺得。

张新龙热爱自己的学校,也热爱家乡社队。上学路上,每逢看到牛羊啃庄稼,他都要跑去驱赶;路边的小树被风吹倒了,他就用布条、麻绳把树绑扎扶正,并培上土。有个星期天,他背上背篓去拾柴,见有3头牲口吃麦苗,他三步并作两步跑上去赶牲口。他发现放牛人胃病犯了,躺在田埂上,就请放牛大叔回家,自己替他放牛,快到天黑时分,又把吃饱了的牲口赶回大叔家,大叔一家不住地称赞他真是好孩子。1980年7月17日傍晚,暴雨过后山洪暴发,碗大的滚滩石倾河而下,东坡沟的17名小同学被阻在河的西岸。张新龙抢上前去帮石老师背送同学过河。石老师怕出危险,不让他背送,张新龙说:“我个子大、力气多!”于是他和老师往返6趟,把小同学全部安全送过河。此后不久的一天,他在山上拾柴时,暴雨骤降,遇上腿脚不灵便、眼力差的张大奇大爷赶着四五十只羊艰难地往回走。张新龙跑过去要过羊鞭,替大爷赶羊下山。1981年3月28日,他和四年级学生王维耀给省军区送报表,路过鸭儿沟梁,碰见珍珠大队一位老汉的大绵羊掉进一丈多深的窟圈里,他忙从邻近人家里借来绳子,下到大窟圈底,把羊绑好,协助老汉将羊吊了上去。有一次,张新龙去马河集市赶集,路遇50多岁的何如荣大爷,他抢过大爷背上背的装有20多公斤重油菜籽的大筐,并把自己背的5公斤小麦放在筐里,一口气跑了10多公里路。到集市后,何大爷要酬谢他,但他摇摇头,一溜烟跑了。

在家里,张新龙敬重爷爷和父母,是个既听话又能干的好孩子。每天一早起床,先担满爷爷家的水缸,再担满自家的水缸,打扫好院落、门道,然后背上 书包上学。节假日,他总是勤快地干家务。他体谅家计的困难,吃穿上从不挑挑拣拣。有时母亲心疼他,给他几个零花钱,他一分钱也不随便乱花,平时把钱积攒下来,全部用来购买《雷锋的故事》、《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雪原》等英雄故事书。

1981年6月21日,张新龙受全班同学委托,和吕仁祥等3名同学去定西香泉供销社购买毕业纪念品。这天,天气闷热,但张新龙和同学们沉浸在毕业考试结束的喜悦里,一路上奔跑不停。返回途中,在香泉七队(社)的水坝边,4人同到坝边洗脚纳凉。吕仁祥仍嫌热,脱衣下水。由于坝呈凹锅型,坝沿陡滑,吕仁祥刚迈进一步,就哧溜一下滑下水去。马华稍识水性、急忙下水去拉,结果两人扭在一起,继续下滑。马华无奈,只好挣脱身子上岸,吕仁祥却水没头顶,危急万分。张新龙见状,衣服未脱就扑入水中,他用尽全力,把吕仁祥顶出水面,闻声赶来的回族青年肖伟将吕仁祥拉上岸。可是,张新龙却沉在了水底。当人们从一丈多深的坝心将他打捞出时,他已是满脸泥沙,鼻子流血,停止了呼吸,年仅15岁。

7月12日,500多人冒雨聚集在张新龙的墓前,沉痛悼念这位少年英雄。

10月13日,共青团甘肃省委在陇西召开表彰大会,追授张新龙为“优秀少先队员”。1982年5月25日,共青团中央命名张新龙为全国“优秀少先队员”。1983年6月1日,共青团陇西县等单位在仁寿山公园举行张新龙塑像揭牌仪式,甘肃省委副书记卢克俭亲笔题词“少年英雄,虽死犹生”。

张姓名人堂
同年(公元196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1年)去世的名人:
陇西县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陇西县


下一名人:张立新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