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陕西省 > 安康 > 汉滨区人物

张蕴锐


[公元1910年-1987年]

张蕴锐(1910~1987)

安康县政协第七届常委、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安康县志》特邀。张蕴锐祖籍陕西大荔县,后迁居安康新城。11岁时丧父,半工半读,学业不辍。上联中时加入国民党,后任省立兴安师范附属小学校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张蕴锐与汪更生等人创办《雪耻报》,宣传抗日。1936年以后,先后担任国民党陕西省党部委员、宁陕县党务筹备员、安康县党部书记长兼“中统”安康区调查专员、省监察委员会常委委员。1947年,解放前夕,在安康自卫团起义的过程中做了有益的工作,安康解放后,张蕴锐被确定按起义人员对待。“文革”期间被逮押,1979年得到平反,并担任安康县政协常委。张蕴锐晚年,拥护共产党,关心地方建设,参加经济史料的整理和研究。1981年,提出“不能排除洪水对安康县城威胁的危险性”的建议,安康行署以送阅件批转地县领导参考。1983年特大洪灾后,又撰写了《吸取洪灾教训、建设美好安康》的意见。他为发掘整理地方史料直接提供文字、口碑资料达数十万字,人称“活档案”。1987年因摔伤卧床,在病痛中撰写“原国民党安康县党部组织沿革及活动概况”的史料,病危中勉力为《安康县志》稿写下他一生最后几页文字——“关于文物志、交通邮电志的勘误意见。”在清理遗物时,他床头遗留部分诗词手稿,反映他晚年的思想、情感。有一首反省自己过去的诗:“昔时显达漫须夸,富者天堂穷失家。多少人间罪恶事,尽在青天白日下。”1983年5月,他参加县政协组织的参观考察,归来写道:“难忘鹑衣旧时结,今养群雉乐开怀,温饱皆缘政策好,况复白手起楼台”。1987年4月,获悉旧时友人杨迺儒、姚寄兰、王明善、董之勤等在台湾亡故,赋绝句《悼去台诸亡友》:“劳燕分飞四十春,可怜咫尺断音尘。招魂不返空惆怅,还念他乡未归人。”向往祖国统一大业。

张姓名人堂
同年(公元191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7年)去世的名人:
汉滨区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汉滨区


下一名人:冯成秀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