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市 > 长乐人物

郑贞文


[公元1891年-1969年]

郑贞文(1891~1969)

郑贞文,字心南,长乐云路郑华南人,清光绪十七年(1891)三月出生在一个没落的书香门第。3岁丧父,自幼勤读,12岁考取福州府学秀才。光绪三十二年,随亲族东渡日本,先后就学于日本宏文学院普通科、正则英语补习学校、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仙台第二高等学校本科。宣统元年(1909),参加同盟会。

宣统三年武昌起义后,贞文辍学回福州参加革命。福建光复后,贞文任福建都督府政务院教育部专门科科长。民国元年(1912)4月,改任特派南洋华侨教育视学,继任福建高等学校教务长。同年8月,又赴日本深造,考入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理科,攻读化学,并参加留日学生创办的丙辰学社(后改名中华学艺社),提倡科学救国,教育救国。民国7年毕业,名列第二,获得理学士学位。适留日学生反对日本侵略中国,组织救国团相继回国,贞文也随团归国。

同年8月,应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之聘,任理化部部长,负责编译化学书籍。主编《化学实验教程》、《少年自然科学丛书》、《自然科学辞典》、《英汉综合字典》等书,并将日文《化学本论》、英文《原子说发凡》译成中文出版。业余还编写话剧本《爱之光》,以生动形象的戏剧形式介绍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时中国尚未确立化学名词,均沿用日语中的化学元素名称,他根据化学元素的族类归属,按照汉字造形特点,创造出按偏旁分类的元素名称,写成《化学命名原则》130多条,给学习和使用者提供很大方便,对祖国科教事业作出一大贡献。民国9年12月,应陈嘉庚邀请,请假回福建参加筹办厦门大学,任教授兼教务主任8个月,并以专家的身份多次参加全国性的科学会议和教育会议,还担任东方文化事业委员会委员,参加中日文化协定的签订;被选为学术性团体学艺社理事长,主编《学艺》杂志。民国17年3月,他和郑振铎代表学艺社前往日本将中国已散失的善本、孤本古籍数十种拍照回来,由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

民国21年,日军侵略上海,淞沪抗战爆发,商务印书馆为日军炮火所毁,编译所停办,贞文应国民党教育部之聘,任编审委员会编审,继任国立编译馆委员兼自然科学部主任。

同年夏天,十九路军移驻福建,贞文经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推荐任福建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在此期间,他推广国语教育,开办各种类型卫生讲习班,创立福建科学馆,同年12月,十九路军成立反蒋的福建人民政府,他适赴上海公干未曾参加,十九路军失败后,翌年2月,福建省政府改组,他回闽续任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并加入国民党。在任教育厅长期间,调整和增设中等学校、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多所,筹办省立农学院、医学院、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和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设立省立民众教育处,并成立科学研究所。民国26年,抗战开始,布置疏散沿海学校,并支援省外学校搬迁来福建。此外,还补编和刊印民国《福建通志》。

民国29年6月,他任三青团福建支团部常务监察。民国31年到重庆中央训练团党政班受短期政治训练。是年冬,郑贞文被免去委员兼教育厅长职务。陈仪请他到重庆就任国民党党政考核委员会第五室主任,主管文教,任职只4个月,患病回家,挂个省政府顾问的空衔。

1949年,福州解放。1951年,贞文受到管制。几个月后,由于科学界郭沫若的建议,任全国自然科学协会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出版组长。1953年,受聘为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56年,参加福建民革,同年,任省政协委员和和平解放台湾工作组组员。1963年任福建历史学会发起人,当选为理事。编写了大量文史资料,还从事闽剧剧本创作。1969年8月病逝于福州,享年78岁。


  相关院校:
厦门大学
郑姓名人堂
同年(公元189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9年)去世的名人:
厦门大学人物介绍
长乐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长乐


下一名人:宝松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