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炳松(1890—1946),字柏丞,金华后溪何人。13岁进金华府中学堂。1912年毕业于浙江省高等学堂,公费选送美国留学。先后就读加利福尼亚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继进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专攻现代史和国际政治,获硕士学位。1916年回国,先后任浙江省视学、北京大学史学系教授和北京高等师范英语部主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及第一中学校长。1923年起应聘至上海商务印书馆,历任主任、编译所长、编审委员,主编《教育杂志》。1934年,被推选为中华学艺社理事长。1935年,任国立暨南大学校长。1940年春,汪精卫在南京就任伪职,令上海各学校放假庆祝,则以“汉曹不两立,忠奸不并存”而坚决拒绝。同时宣布:“看到一个日本兵经过校门口,立即停课。”1941年夏,暨南大学设分部于福建建阳。是年12月8日,日本侵略军占领上海租界,即率师生迁校至建阳。次年4月,又兼任国立东南联合大学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接待上海各大学内迁师生,直至东南联合大学停办。一向主张学术百家争鸣,暨南大学时有“东南民主堡垒”之称。1946年5月,调任国立英士大学校长,7月在上海病逝。著作有《新史学》、《通史新义》、《历史研究法》、《历史教育法》、《西洋史学史》、《中古欧洲史》、《秦始皇帝》《近世欧洲史》、《浙东学派溯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