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霁春(1903—1978),萧山人。小学毕业后,由黄炎培介绍就学于上海职业学校。翌年由邵力子介绍考入复旦大学心理系。1928年毕业后曾到南京中央大学、浙江大学生物系任教。1936年留学比利时,在著名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海曼斯教授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1938年获博士学位。在出国留学4年中,沈在《国际药理学》和《治疗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0多篇,并主持过国际生理学会议。1940年返回上海,在雷氏德医学研究所为研究员。1945年6月到华中解放区,任新四军军医学校教授。抗战胜利后随军北撤至山东临沂,任白求恩医学院教授。解放后,先后在济南白求恩医学院、华东生理研究所主持教学和科研工作。1953年调任军事医学研究所研究员。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入海军医学研究所,任副所长。
沈霁春的一生,主要从事研究牛的垂体前叶新鲜提取物对大白鼠胰脏锌含量的影响,研究颈动脉区的感受器的生理,研究某些毒物的中毒,以及研究潜水生理、高压下呼吸氦—氧混合气体的生理效应和药物对人类排氮的影响等。他写有一系列论文,还翻译介绍了多种国外科学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