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青甫(1879—1961),原名鼎,镇海枫林乡顾家桥村(今属北仑区小港镇)人,幼随母迁居杭州。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入日文学堂习日语,次年进浙江武备学堂,任翻译、助教、教授。光绪末科中举人。继于杭州开设图书公司,并从事著译。越年离杭,先后任职奉天省巡警总局、湖北省清丈局等。辛亥革命后,一度在上海经商,后任浙江诸暨、湖北通城县知事等职。1922年后任浙江省政务厅长、财政委员。1927年返里读书著述。5年后复出,1934年任浙江省民政厅长,一度代理省主席。抗日战争起,任浙江省抗敌后援会常务委员、浙江国务参政员、省临时参议会议长。1939年去香港,继至重庆。新中国成立后,应邀参加浙江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曾任省募集公债委员会主席,自认公债2万余元。后任省政协第一、二届委员。著有《经济革命救国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