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润兰(1902~1939),又名赵敏、赵群超。壮族。平马镇合恒村那恒屯人。小时读过高小。1926年,余少杰到恩隆县开展革命活动后,他和几个进步青年为余带路、当翻译,负责余的安全保卫工作。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那恒乡农民协会主席,恩隆县革命青年社十一分社社长。
1929年12月13日,中共恩隆县委员会成立,被选为委员。
1930年3月,他作为恩隆县七里山区特派员,深入山区,向广大贫苦农民传播革命真理,带领群众开展土地革命运动,建立农会,打土豪、分田地,发动广大青年参加红七军,使七里山区的土地革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11月,红七军主力北上后,右江各县县城被敌人占领。他作为红六十二甲第二营的政治指导员,带领部队在七里山区与敌人展开游击战,粉碎了桂军的多次“围剿”。在艰难的环境下,他在部队开展政治思想工作,教育干部、战士要坚定革命意志,战胜困难,将革命进行到底。
1933年6月, 他接受中共右江下游委员会委派,和李修学等到滇桂边区工作。到达云南富宁后,与先到的韦纪等人继续对当地的地方势力做-工作。深入到花甲、阿用、洞波等村屯发动群众,以交朋友方式,团结教育了一批青年,建立了革命组织“兄弟会”。到1934年初, 他在“兄弟会”的基础上,建立了花甲、者兰等9个劳农会和赤卫队,参加赤卫队武装达800多人。为建立滇桂边区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4年7月,中共右江下游党委书记黄松坚到达富宁七村九[?] 主持工作后,他转移到百油一带继续发动群众,巩固劳农会,扩大赤卫队,为开展武装斗争做好准备工作。12月初,他协助黄松坚在多立寨召开滇桂边区第一次党员会议,成立中共滇黔桂边区临时委员会,他当选为委员;接着,又在谷留召开劳农会代表大会,成立滇黔桂边区革命委员会,滇黔桂边区劳农会和滇黔桂边区劳农游击第三联队,他任联队政治部主任。月底,参与率领劳农游击队举行武装-。攻打皈朝镇政府。
1935年5月, 边区临时党委书记黄松坚去上海向中央汇报工作。在这期间,他负责边区临时常委委作,领导边区党委继续发展游击队,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建立地方各级党的组织,率领游击队打击豪绅地主武装。10月,红六十二团政治部主任滕静夫到滇黔桂边区主持工作,他和滕静夫等研究决定,派出一批干部到广南、西林、隆林等地搞好-工作,建立根据地。
1936年5月中旬, 他协助滕在者兰召开边区党的代表大会,正式建立中共滇黔桂边区委员会,被选为区党委委员;会议还决定把“滇黔桂边区劳农游击第三联队”改为“滇黔桂边区革命游击队”,他仍任政治部主任。尔后,与党委其他成员一起,指挥部队先后攻打皈朝、者桑、那能等地的国民党区、乡公所,歼敌警备队、民团数百人,游击队也发展到1500余人。
农历八月十五日夜晚,游击队驻那达司令部遭受敌人的袭击,受到一定的损失。事后,在总结会上,他作了深刻的自我批评。
1937年12月,由于当时中共桂西区特委书记黄桂南的错误指挥,把边区革命游击队两个团的武装交给国民党改编,使辛辛苦苦地建立起来的边区革命武装力量受到重大损失。他也随部队到右江视察情况,并与中共天向田中心县委书记韩平波交换了意见,认为部队已被改编,回边区工作已无多大实际意义,就要求留在中心县委工作,任县委委员。
1938年2月, 中心县委派他到武汉向八路军办事处汇报右江的工作情况。秋,从武汉带回办事处主任叶剑英对右江革命的指示,给中心县委作传达后,又上滇黔桂边区向滕静夫等人作传达。
1939年6月29日, 中心县委在他家开会,研究滕静夫要求赵润兰、李修学重返滇桂边区开展工作事宜。由于放松警惕,被敌特潘安流探知,向田东县府告密。当天下午,县当局派出-、 民团到那恒屯围捕,他和书记韩平波,委员李修学、梁乃武等12人被捕,于7月押解百色监狱。在狱中,他受到敌人的严刑拷打,但始终坚贞不屈。12月2日在百色英勇就义。
赴刑途中,他面不改色,不断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