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锡(1623—1666),字孟九,号梅麓,义乌陇头朱山头下人。明末,其父在北京经商,之锡生于北京。14岁南归,中秀才。清顺治二年(1645)复赴京,以首科荐举,次年成进士。历任庶吉士、编修、弘文院侍读学士、吏部侍郎。十四年,擢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河道,兼理军务。时黄河决口夺淮,运河中段淤塞,夏旱秋涝,漕运受阻。之锡驻节济宁,统一治理黄河、淮河、运河。淤塞数十年的河道,不能堵住的决口,皆相度经营,屡告成功。主管治河备极辛劳,驰驱南北,巡视督导,暑不张伞盖,冬不穿皮袍,或宿野庙,或在田野坐待天明,积劳成疾亦不告假治疗。殷勤体恤民工夫役,荒年以工代赈,工程浩繁而民不劳困。操守廉洁,并严禁部属-,治河11年,完成许多工程,河库存银由10万余两增至46万余两。应得羡余5万两,全部解交国库。卒后家无余财,故里仍是三间祖传泥墙平房。徐、兖、淮、扬间百姓颂之锡惠政,奉为河神,沿河立庙,称“朱大王”。乾隆年间,追封助顺永宁侯,后又加封佑安。著作有《河防疏略》2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