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恩泽(1785——1837),字云芬,号春海。安徽歙县人。清嘉庆九年(1804)中举,十六年(1811)成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道光元年(1821)值南书房,奉敕校刻《养正书屋集》、《御制诗文初集》。累迁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学士、工部右侍郎、户部经筵讲官、贵州和湖南学政等职。曾任四川、广东主考官。卒于任上。程恩泽精于“六艺”,工篆刻、书法,对金石、书画考订尤精。
程恩泽幼年聪颖,七岁时已可诵读经传。仰视同乡先达曹文埴、金榜的才学。后曾跟从凌廷堪游学,学识博通精奥,亦是知名的汉学大家、诗人。程恩泽在贵州为官时,重新刊刻了岳珂五经供士子研读,体现出其超越时俗的学识观念。曾奉诣刻《春秋左氏传》,推本贾、服,不专门推崇杜氏一家之学,与祁文恭公所见略同。也曾与郑复先相约修复古仪器。程恩泽平昌喜好结交有才之士,阮文达为再传弟子,郑珍、何绍基都是其得意门生,深受其学风和诗风的影响,而且都能青胜于蓝。
程恩泽是近代徽派朴学阵营的著名学者,提出治学应当依据“凡欲通义理者必自训诂始”的主张,并贯彻到其所精诸艺之中。《清代朴学大师列传》记载:“(程恩泽)公尝念近人治算由九章以通四元,可谓发明绝学,而仪器则罕有传者;乃与里人郑复先有修复古仪器之约。又颇深究《开元占经》,谓道光十五年木火同度,当有火灾,人验其言而韪之。”
程恩泽生平著述多未及成书,流传下来的仅有《国策地名考》、《春海诗余》和《程侍郎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