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军(1901—1989),字汉三,甘肃省静宁县双岘乡张门村人。自幼刚毅聪慧、勤学苦读。
1919年考入甘肃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参加了兰州地区的-。1920年师范学校毕业后,曾任小学教员、报社。1922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后改学教育专业,曾受教于鲁迅先生,学习期间参加创编《新陇》刊物,宣传“新文化运动”和“-”。1923年由丁惟汾、路友于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并兼搞北京市党部的工作。在国民党北方执行部负责人李大钊、丁惟汾直接领导下,他积极参加北平学生反帝、反军阀的活动,任北平师范大学学生会主席、北京学生联合会代表兼宣传干事,与国民党老 组织的“孙文主义学会”开展尖锐斗争。主持师范大学由国共两党党员合办的“平民补习夜校”,组织师大的学生军团,担任第二大队队长,在校内外积极活动,组织学生同北洋军阀政府的丧权辱国行为作尖锐斗争。1924年12月,李世军到天津接受孙中山先生的召见,并派他赴甘肃宣传《北上宣言》,在平凉、天水两地发展了一批国民党员,组织了北方执行部直属两地区分部。1925年3月返回北京后主编北京市党部《国民新报》。1926年1月代表北京市党部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被派为甘肃省党部筹委会主任委员。1927年4月应冯玉祥邀请,先后任国民党第二集团军总政治部科长、处长,宁夏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河南省政府农工厅厅长,并参加了冯阎倒蒋的“中原大战”,任冯部政治部部长,战争失败后,东渡日本学习军事知识。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李世军应冯玉祥电邀回国,赴甘肃策动反对蒋介石军事政变未遂,回静宁老家暂住。1932年,因病去北平疗养,受邓宝珊委托去山东向冯玉祥代陈杨虎城将军派驻甘肃行署主任事宜。同年9月国民党-长于右任先生邀其去南京,任国民党中央党部政治设计委员会委员。1933年起先后任宋哲元将军驻南京代表、二十九军驻南京办事处处长、第五战区军风纪视察团团长等职。同年5月回家探亲,途经兰州,适逢国民党在兰选举全国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当选为甘肃代表。1934年1月,奉-命令去华北巡回视察,在北平访问了张学良、于学忠及二十九军将领张自忠、冯治安等人,弹劾了个别地方官员。1935年,李世军出席了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938年初,李世军以监察委员的身份在武汉组织难民收容工作。7月任第五战区军风纪视察团副团长,随团长于右任进行视察慰问工作。8月以监察委员名义弹劾阎锡山克扣傅作义部队军饷事件,并以-监察委员兼江苏监察区监察使身份,提案弹劾汪精卫与“伪满”“通邮通车”事件,并建议国民党委员放弃挖掘苏北运河大堤的阻敌计划。1939年,李世军被任命为甘肃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长,主持修建了甘川公路、华(华家岭)天(天水)双(双石铺)等公路,兴办了湟惠、洮惠、溥济、鸳鸯池水库等许多水利工程,造福于人民,开辟了天水、西固、肃州(今酒泉市肃州区)、临洮等地飞机场等,力主修路造林,改良农田水利。1942年调任国民党军委会中将参议兼重庆战时运输统制局财务处长,李世军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多次拒绝参谋长钱大钧、运输处长俞飞鹏违章开支而发生争执对抗,得到行政院的表扬。1943年参加于右任发动组织的“西北建设协会”并任常务理事。1945年出席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队大会,后又任-监察委员、首都巡回视察团团长等职。
1948年当选为-委员及-外交、预算委员会召集人。1949年4月上海解放前夕,李世军参加了立法、监察两院部分委员促成国共和谈活动。
上海解放后,李世军与留在南京、上海的部分-武和轩、陈建晨、张平江等-中共中央,并发表声明脱离同蒋介石政权的关系,为建设新中国发挥余热。先后任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国务院参事。
国务院参事李世军先生逝世新华社北京电国务院参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李世军先生,因病于6月24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8岁。
李世军先生1947年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1949年11月当选为民革中央候补委员,1956年任民革中央委员,1984年9月被任命为国务院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