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市人物

邵循恪


[公元1911年-1975年]

邵循恪(1911—1975),字恭甫,福建福州人。邵循恪生于清政府覆亡、民国初建的动荡时期,家道中落,幼年由“四书”启蒙,后于1926年就读于北平清华大学,与兄邵循正(著名历史学家)同就学于政治学系,主攻国际法和国际关系,是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始建后的第一批学子。1930年,邵循恪就读于清华研究院法科政治研究所,并于1933年成为此院首批毕业生,后因成绩优异遣送留美,继续攻读研究国际关系及国际法,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

抗日战争开始之后,邵循恪于1939年归国受聘于西南联大,任法商学院政治系教授,开设《国际公法判例》等课程,与其他教授一起培养出陈体强、端木正等著名法学家。在教书育人期间,邵循恪仍为抗战救国不懈奔走,曾任昆明-讨论会研究委员会委员,并在《当代评论》周刊撰文讨论时政,多次参与西南联大、昆明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同志会等多个组织举办的国际关系问题讲座,发表《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国际法》、《国际和平组织的过去与未来》等演讲,为民众重拾理性与信心。抗日战争结束之后,邵循恪任清华大学法学院政治学系兼法律学系教授,也曾在武汉大学任教。

作为一名政治学家及国际法学家,邵循恪为中国的政治学及国际法学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将国际法的研究与时局紧密结合,并在对西方民主国家的歌颂浪潮中敢于提出与大多数学者不同的观点,在抗战的热情中不忘保持理性和冷静,实为难得。其著述主要有《国际法上的情势变迁主义TheClausulaRebussicStantibus》(英文,1934年),《最近欧洲疆界问题》(1939年)等。


  相关院校:
清华大学
邵姓名人堂
同年(公元191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5年)去世的名人:
清华大学人物介绍
福州市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福州市


下一名人:浦薛凤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