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省 > 金华 > 义乌市人物

虞文翊


[][公元1486年-1564年]

  虞文诩(1486—1564),字廷会,号石溪,明金华府义乌县华溪(今义乌市廿三里镇华溪村)人。官至南安知府。为官30余年,操守清正,勤政为民,时人称贤。

  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虞文诩出生于义乌华溪的书香门第。

  童年时,虞文诩跟随做官的父亲在外游学,到20岁的时候才回义乌入县学就读。不到一年时间,便参加在省城举行的科举考试。由于他的天赋很高,加上勤奋好学,正德五年(1510),在乡试中考《麟经》时,一鸣惊人,取得了亚元(第二名举人)的好成绩。次年(1511),授官吉州知州。

  吉州在现在的山西省西南部,黄河流经该州,境内有著名的壶口瀑布。虞文诩风尘仆仆,来到山西上任。进入吉州地面后,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并手记笔录,竟记了厚厚的几大本。

  面对当时吉州盗贼猖獗,天灾频仍,教化不力,-污吏严重的现象,虞文诩寝食不安,苦思良策。他敢管敢抓,身先士卒,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整顿和改革:评剧盗,赈灾民,兴学校,理刑狱,做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短短几年,吉州治理得井井有条。朝廷因功擢升他到解州任知州。离任那天,吉州百姓夹道送行。

  解州,是一个比较大的州治,管辖现山西省运城、夏县芮城平陆等县。解州的教育也较落后,致使民风强悍。针对这一情况,虞文诩一方面以身作则,做出表率,他吃的是粗菜淡饭,穿的是粗布麻衣,公事外出,尽量从简,在公务活动中,废除了繁文缛节,尽量节缩不必要的开支。另一方面,虞文诩鼓励老百姓开荒种地,读书明理,并废除了暴刑苛政,要求下属各级官员廉洁奉公。由于虞文诩勤政廉政,治理有方,不久,他便成了解州人民心目中的“父母官”。虞文诩自己写的《课农》诗,可以想见他在任中的解州国泰民安、民风淳厚的情况,诗曰:

  劝稼出山庄,清风拂袂凉。

  新禾初发颖,二麦已登场。

  烟柳蝉扶响,池荷露浥香。

  大平呈瑞景,处处颂陶唐。

  之后,因政绩卓著,擢南京刑部员外郎,再改北京刑部郎中。

  虞文诩虽然处事谨慎,为人忠厚,但在刑部任上,却不意遭受了一次很大的打击。在一次祭祀活动中,虞文诩无故受牵累,被降职到东平州当一名小吏,后改任潞安府判官。虞文诩虽无端降职,但他并不怨天尤人,仍忠心勤勉一如既往。时任云南按察司佥事的赵希说:“虞公宠辱不惊,喜怒不形于色,实乃无一人及之也。”虞文诩的一首《写怀》诗,可见其心迹。诗曰:

  老我东归住草亭,闲来无事觉心灵。

  自家意思窗前草,身外功名水上萍。

  对月浩歌添逸兴,傍花酌酒乐真情。

  休嗟御鼎天香远,曾似幽人道趣清。

  由于虞文诩胸怀大局,忍辱负重,不计得失,深受群臣赞誉。过了一年,又官复原职,并奉命守南安。他看到南安士民多难,便与督抚、外台等上司共谋对策。提出减轻老百姓的徭役,减少赋税,革弊除奸,养老尊贤,敦风正俗,抑制-,表彰贤良等一系列措施,使南安民心为之大振,人民喜笑颜开。时逢南安连年旱灾,虞文诩忧心如焚。他组织百姓挖井取水抗旱,灌溉禾稼,不分昼夜。经过官民一起不懈的努力,终于战胜了天灾,获得了好收成,使南安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为防盗寇骚扰,他又募集资金,鼎建桥梁,修葺城墙。贼寇屡屡侵犯南安而不能得逞。南安人民可安心无恐地从事耕种。他还办学教化,大兴礼义之风。在他呕心沥血的治理南安兴旺起来了,老百姓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

  嘉靖三十二年(1553),虞文诩年已六十有八,觉得自己年事已高,想告老还乡,准备徜徉村野,不问世事,过那种恬淡安逸的隐士生活。遂上疏奏请告准致仕。离任时,南安百姓纷纷扶老携幼,前来送行。他们攀援着虞文诩车上的横木,痛哭流涕,久久不肯离去。

  嘉靖四十三年(1564),虞文诩在义乌老家度过了11个躬耕农桑的春秋,走完了他的人生旅途,在家与世长辞,享年79岁。

  主要参考资料:

  《[嘉庆]义乌县志》,义乌地方志办公室整理,1997年10月

  义乌《华溪虞氏宗谱》

来源: 义乌市档案局

虞姓名人堂
同年(公元148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564年)去世的名人:
义乌市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义乌市


下一名人:王明新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