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市人物

张彭春


[公元1892年-1957年]

张彭春(1892-1957),字仲述,天津人,张伯苓胞弟。近代教育家、外交家和戏剧活动家,是中国现代话剧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光绪十八年(1892)10月21日生,出身书艺之家。其兄张伯苓为民国著名教育家、南开大学创建人、校长。

光绪三十年(1904),入天津敬业中学(今南开中学)就读。

光绪三十四年(1908),中学毕业,考入保定高等学堂。

宣统二年(1910),保定学堂毕业,考取北京游美预备学务处(清华学堂前身),作为第二届庚款游美生入克拉克大学,钻研戏剧理论和编导艺术,获文学学士学位。又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教育学、哲学。

民国四年(1915),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文学硕士学位、教育学硕士学位。

1916年,回天津,在母校南开中学任教,担任专门部主任。并兼南开新剧团副团长,从此开始话剧活动。8月,首次公开提出创办南开大学的意见。

1917年8月,在其兄张伯苓赴美考察教育期间,代理南开学校校长。

1919年2月,任南开大学筹备课主任,主持南开大学筹备事宜。5月,主持制订并出版《南开大学计划书》。为南开大学教育发展,再次赴美攻读。

1921年,同洪深一起共同创作话剧《木兰从军》,并在美国演出。

1922年,以《从教育入手使中国现代化》论文,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7月,应中华教育改进社之邀,任中国欧美教育考察团秘书、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教育研究会会长,赴欧州英、法、德、俄、波兰丹麦等国考察教育制度。

1923年9月,任清华大学教授兼教务长。11月,与胡适徐志摩梁实秋等文友筹备组织文学社,以其次女的名字取名为“新月”社。

1926年6月,辞去清华大学教务长职务,回天津,任南开学校中学部主任,兼南开大学教授。

1927年7月1日,创办“新月书店”。

1928年3月10日,《新月》月刊正式发刊。

1929年,为南开“扬名增誉”,谋南开发展,张彭春再次赴美。

1931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任教。

1932年初,赴苏联考察教育。

1933年6月,赴加拿大班夫市参加太平洋国际会议。会后到檀香山,在夏威夷大学讲授中国文化。《新月》杂志停刊,“新月社”宣告解散。

1936年,赴英国伦敦等地,在牛津、剑桥等10所大学作学术讲演,同时考察教育。

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后,南开大学遭到日军的轰炸并被侵占,张彭春辗转到西南联大任教。

1938年,代表天津出席第一届国民参政会。

1939年l月,奉命到英美等国宣传中国抗日,争取外援,致力国民外交活动。

1940年,调入外交部,先后被国民政府派遣出使驻土耳其全权公使,驻智利全权公使等职。

1946年1月,联合国大会在伦敦召开期间,被任命为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理事会的中国首席代表。

1947年3月,任中国出席联合国新闻自由会议首席代表。7月,任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国代表。

1948年,任联合国-委员会副主席,参与起草《世界-宣言》。

1952年,退休。

1957年7月19日,因心脏病在美国新泽西州逝世,享年65岁。

夫人蔡秀珠,1921年5月在美国纽约结婚。育2女2子。长女明珉,1922年生;次女新月,1923年生;长子辰中,1927年生;次子远峰,1928年生。


  相关院校:
清华大学
张姓名人堂
同年(公元189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7年)去世的名人:
清华大学人物介绍
天津市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天津市


下一名人:张映南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