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阿金(1898~1934),原名建全,江苏省阜宁县新沟乡人。1898年生。7岁时家乡遭水灾,随父母逃荒到上海,后进日本人开办的同兴纱厂做童工。
成年后,积极参加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在“五卅”运动中,他废寝忘食地组织工人开展反对帝国主义的 斗争,成为群众最信赖最能干的领导者之一。1925年,经过斗争锻炼和考验的陈阿金,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党领导的上海工人举行的第一、第三次武装起义(因援助 被捕未能参加第二次起义)。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他转入地下,继续开展斗争。
是年夏,中共中央派他到苏联学习,被分配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军事班。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政治军事理论,并旗帜鲜明地同托派进行斗争。三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1930年7月,陈阿金回国,秘密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1931年秋,中共中央创办中国工农军事政治学校,他先后任军事教员、连指导员、机炮大队政治委员等职。1933年初,调前方作战部队任团政委,后升任红3军第6师政委。他和师长洪超一起,对部队进行严格的军政训练,在数次守备战中都打的顽强、打出了威风,被上级誉为“铁的第6师”。1934年1月,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1934年春,陈阿金调任红3军团第5师政治委员。这时第5次反“围剿”正处在保守的阵地防御战时期,“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命令红军处处设防,节节抵抗,实行阵地战、保垒战、“短促突击”,使红军作战连连失利。广昌失守后,陈阿金和师长李天佑率领红5师转到驿前以北的高虎脑、万年亭等地担任正面防守任务。这是整个军团防御战斗的关键。陈阿金深深的意识到,面临的将是一场罕见的恶仗、硬仗。因此他利用战前时机,召开党支书、政治指导员以上的党员干部大会,进行深入的政治动员,鼓舞部队的士气。
8月5日凌晨,高虎脑战斗打响,国民党汤恩伯、樊嵩甫纵队在飞机、大炮掩扩下,开始进攻。成群的飞机怪叫着掠过山头,反复俯冲、扫射、轰炸。大炮疯狂地向红军阵地倾泻弹雨,步兵采取“羊群战术”轮番进行集团冲锋,战斗空前激烈。陈阿金、李天佑亲临前线,指挥红5师坚守阵地,打退了“围剿”军一次又一次的攻击。战斗最激烈时,在火光和硝烟中同“围剿”军展开肉搏,一天之内就达5次之多,经过三天激战,国民党军攻占了高虎脑以北红军阵地,但却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红军击毙国民党军长、团长各1名,中校以下官兵4000余人。战斗间隙,陈阿金以组织庆功会,追悼会、文艺表演等形式做战士们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消除了对飞机的恐惧,树立了革命必胜的信心。
8月14日,国民党军把主攻方向转向红5师第15团防守的万年亭。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六倍多的国民党军扑向红军阵地。都被顽强的红军指战员击退,打死打伤敌人1000多名。《红星报》以“模范的高虎脑战斗之后,又有模范的万年亭战斗”为题,赞扬红5师越战越勇。28日,国民党军集中7个师的兵力,再次向万年亭阵地猛攻,红5师指战员在陈阿金、李天佑坚强指挥下,怀着誓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向优势之“围剿”军进行反击,短兵相接,刀光闪闪,杀得对方遗尸遍野。为了解前方战势,陈阿金和李天佑并马同行,途中遇到飞机空袭,一颗 落在他们身边,李天佑炸伤了手,陈阿金倒在血泊中,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