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绶(1598—1652),字章侯,号老莲,诸暨枫桥人。明末清初画家。幼年丧父,家境坎坷,天资聪颖,10岁能濡墨作画,临摹前人,汲取营养。14岁时“悬其画市中”能“立致金钱”。中秀才后,受业于刘宗周、黄道周,学业大进,因屡试不第,遂专心于书画。画家蓝瑛见而奇之,与之相交甚深。19岁时作《屈子行吟图》,所写屈原像,表神兼备,广为流传,20岁时书画声名已著。此后往返于杭州、萧山、山阴间,一度北游至京津,所交多当时名士。42岁时再次去北京,捐国子监生,召为舍人,受崇祯帝赏识,使临历代帝王图像,因得纵观内府藏画,艺事益进,声名更甚,与崔子忠齐名,有“南陈北崔”之称。公卿大夫以一识其面为荣,得其片纸张只字视若圭璧,一时“海内传模者数千家”。其作品被广为收藏,远播朝鲜、日本,蜚声海外。
能诗工书,尤精绘事,无论人物、花鸟、山水、竹石均富创新精神,独具风貌。高古奇骇,工而入逸,躯干伟岸,姿神奇秀,笔法细劲,风神衣袂间能独写性情,善于表现人物之内在精神,画坛评价最高。其版画更有独到成就,《水浒叶子》、《博古叶子》、《九歌图》、《鸳鸯冢》、《归去来图》及《西厢记》插图,经雕工刻印,流传不绝,在中国版画史上具有卓越贡献,人称“三百年来无此笔墨”。后世王树谷、华晶、罗聘及晚清任熊、任熏、任预,近代任颐,现代程十发等画家多师承之。
崇祯十七年(1644),洪绶47岁,因其父与徐渭为忘年交,以此因缘,借居山阴徐渭故居青藤书屋。是年清兵入关,洪绶悲明朝之沦亡,常与祁彪佳等反清志士往还,纵酒使气,或歌或泣,胸中磊落之慨,托诸诗画。清顺治三年(1646)清兵陷绍兴,鲁王入海,陈洪绶被清兵所掳,因拒画险遭杀害。逃出虎口后,避乱会稽山中云门寺,削发为僧,改号悔迟、悔僧、云门僧,为僧一年余,后卜居薄坞。50岁以后,又重寓绍兴、杭州,卖画度日。
一生博学善饮,狂放不羁,喜为贫贱者作画,周其困乏,豪门贵族,虽千金也不为动笔,权倾朝野的马士英闻老莲好酒,特以名贵酒器相赠求见,遭闭门拒绝。写诗甚工,七绝最佳,却为画名所掩。作品有《宝纶堂集》10卷、《避乱草》1卷、《筮仪象解》4卷等遗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