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宣怀(1844~1916),字杏荪,又字幼勖、荇生、杏生,号次沂,又号补楼,别署愚斋,晚年自号止叟,江苏武进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清同治九年(1870年)入李鸿章幕,曾任轮船招商局督办、中国电报局总办、华盛纺织总厂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督办等职,并创办了中国通商银行。官至邮传部尚书,一品衔。上海是他的活动中心。在洋务活动中,深感通晓外语和技术的重要性,提出“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主张,在首创天津中西学堂后,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春,筹建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亲自担任公学督办,聘何嗣为总理(校长)、美国传教士福开森(JohnCalvinFerguson)为监院(相当于教务长)。采用“官督商捐”方式集资,在徐家汇北部选定校址,购地造房。校舍未建成前,先借用民房,于光绪二十三年三月初七日(1897年4月8日)正式开学。第三年夏迁入新校舍,开办有师范院(师范学堂)、外院(后改为附属小学堂)、中院(中学);以后又逐步设立特班、政治班、商务班、译书院和东(日)文学堂,他秉承资产阶级改良派先导人物冯桂芬、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以期培育洋务派有用人才,仅在办学初期的8年内,就选送58名优秀学生分别去日本、美国、英国和比利时等国留学深造,攻读铁路工程、机器制造、商务和政治等科系,为创建近代工科大学奠定基础。
光绪三十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从盛宣怀手里夺取了轮船招商局、电报局和部分铁路的权力。同年,商部尚书戴振,函令公学办理移交。次年二月,盛宣怀辞去南洋公学督办职务,宣告他在该校权力的结束。民国5年3月25日(1916年4月27日)病逝于上海。著有《愚斋存稿》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