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藁城人物

王若虚


[][公元1174年-1243年,金代文学家]

王若虚(1174~1243) 金代文学家。字从之,号慵夫,入元自称滹南遗老。真定□城(今河北藁城)人。早年尽力于学,以其舅周昂和古文家刘中为师。章宗承安二年(1197)擢经义进士,官□州录事,历管城、门山县令,皆有善政。入为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林文字,又奉使西夏,还授同知泗州军州事,留为著作佐郎。哀宗正大间在史院主持史事,修《宣宗实录》;书成,迁平凉府判官;不久召为左司谏,后转延州刺史,入为直学士。金亡北归,隐居乡里以终。他颇有政治才能,然而由于多年居于闲散的位置上,没有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为人滑稽多智,而能雅重自持,谋事详审。王若虚是金代的重要学者,精于经、史、文学,独步一时。元初文学家李冶在《〈滹南遗老集〉序》中指出:今百余年,鸿生硕儒,前后踵相接。考其撰著,訇磕彪炳,今文古文,无代无之,唯于议论之学,殆为阙如,惟滹南先生学博而要,才大而雅,识明而远。所谓虽无文王犹兴者也。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在学术上的独特地位。其经学、史学和文学批评方面的成就,主要反映在所著《滹南遗老集》中。此书共45卷,包括《五经辨惑》2卷,《论语辨惑》5卷,《孟子辨惑》1卷,《史记辨惑》11卷,《诸史辨惑》2卷,《新唐书辨惑》3卷,《君事实辨》2卷,《臣事实辨》3卷,《议论辨惑》1卷,《著述辨惑》1卷,《杂辨》1卷,《谬误杂辨》1卷,《文辨》4卷,《诗话》3卷,杂文及诗5卷。其学术论著部分,辩难驳疑,不落窠臼,对汉、宋儒者解经之附会迂谬以及史书、古文句法修辞之疏误纰漏,多有批评订正。其《文辨》、《诗话》专门论文论诗,虽未形成完备的体系,却从始到终,观点鲜明,有不少独到见解。

王若虚是金末著名文人之一。考中状元后,累官翰林值学士。汴京崔立兵变,群小附合,请立功德碑,以都堂之命召王若虚撰写碑文,若虚逊辞拒之,得免,时论称善。但后来,也曾先元好问册其稿。金朝灭亡后,他游泰山而亡。

王若虚宦途顺利,他的文章近于赵秉文,好议论,文字有体致,不喜出奇。评论也以其为宗,崇尚平淡,讲究遣词造句,开一代词学之宗。

王若虚好品评古人,他认为:李纯甫虽才高,好作险句怪语,无意味。司马迁的史记,动失堕节多。韩退之原道,如此好文字,末曰人其人火其书,太下字。柳子厚肥皮厚肉,柔筋脆骨之类,此何等语?他最推崇苏东坡,称其为“千古第一”。

王若虚好从古代名篇中挑毛病,他说:渊明《归去来辞》,前想象后直叙,不相侔。伯伦《酒德颂》有大人先生,是寓言,后闻吾风声,“吾”当作“真”。退之《盘谷序》,前云友人,后云昌黎韩愈,似不相识。永叔《苏子美墓志》,争为人所传,既用“争”字,当日人争传之,不然曰为人所传,不须争字。子瞻《超然台记》,物有以蔽之矣,矣字不妥。王若虚此类批评文字甚多,不可胜纪。

王若虚,讲究用词,文章贵平淡明白。他与雷希颜崇尚简古,互不相让。-实录。王若虚认为:“实录止文其当时事,贵不失真。若是作史,则又异也。”经常改动雷希颜所作,雷希颜气愤不平,对人说:“将吾二人所作令天下文士定其是非。”王若虚亦不屑一理,曾说:“希颜作文好用恶硬字,何以为奇?”在他的《滹南集》诗话卷三中抨击雷希颜宗师黄鲁直,认为其穿凿,好异。王若虚与雷希颜成为文坛中两个流派的代表人物。

著有《慵夫集》、《滹南集》等。在《溥南集》中还有《史记辨惑》十一卷、《诸史辨惑》二卷、《新唐书辨》三卷等,是对百史研究的著述。

王若虚作品目录
王姓名人堂
同年(公元117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243年)去世的名人:
藁城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藁城


下一名人:王实甫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