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式(873年—954年),字景度,号虚白、癸巳人、希维居士等,五代时期书法家。善文辞,尤工行草。
杨凝式原籍华阴(今陕西华阴),是唐代宰相杨涉之子。他是唐昭宗时进士,唐末为秘书郎,后历梁、唐、晋、汉、周五朝,官至太子太保,人称“杨少师”。他曾佯疯自晦,逃避为官,故亦称“杨疯子”。
五代时,他因疾致仕,遂定居洛阳,遍游洛阳的佛寺、道观。每遇山水胜景,则尽情赏玩,流连忘返。
杨凝式的书法理论造诣很高,世人推其为五代中坚,他对宋代书坛影响颇深。宋代大文学家黄庭坚曾来洛阳遍观各寺庙的屋壁,将杨凝式的书法、吴道子的壁画称为“洛中二绝”,并赋诗称赞道:“世人尽学兰亭画,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疯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杨凝式书法初师颜真卿、张旭,后又从欧阳询,再转师王羲之。其书法楷、行、草各体兼佳,笔势雄杰,变化多姿。后人评价说他有破方为圆、削繁为简之妙。其传世墨迹有《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神仙起居法》、《韭花帖》、《夏热帖》、《步虚词》等,其中尤以《韭花帖》最为有名,历来为御览之宝,深藏宫廷。此作品后流入民间。
后周显德元年(954年),杨凝式卒于洛阳,终年8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