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安(生卒年不详),字泰叔,宋、元间秦州西乡人。其父杨大全,南宋时任至都统,守叙州(在今四川)。理宗淳祐二年(1242年),蒙古军南下至叙州,杨大全战死,宋廷赠武节大夫,谥“愍忠”。杨大全死时,二儿子杨文安才两岁,大全的妻子刘氏就抱着文安,带着大儿子文仲投奔到阆州的文安叔父杨大渊那里。杨大渊后来投降蒙古,杨文安兄弟亦被挟之降元。杨大渊因为元朝攻取蜀地出谋划策而官至东川都元帅,杨文仲也被朝廷授任安抚使。蒙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杨文安以监军职攻宋礼义城,夺其粮路,并绕行出通川,抓获南宋两将。此后,连年在通川、开、达(均在今四川东北)等地与宋军屡战屡胜,升任开、达、忠、万等处招讨使,驻军巴渠,乃筑蟠龙城用来拒守夔、达要道,又筑起方斗城,作为蟠龙城的声援侧翼。至元五年(1268年),其兄杨文仲去世后,元朝廷诏命杨文安接任其兄的阆州夔东路安抚使。阆州屡遭战乱,户口耗减,经济衰败,杨文安到任后就鼓励百姓耕桑,支持他们尽快恢复、发展生产。后来,他还要那些鳏寡不能自己生存的男女自愿结合,合并为一户充军,充任军户。百姓复业后,杨文安把闲田集中起来作为军队屯田,又筑金阳城以储藏粮食。期间,他派部将夜袭开州,攻克宋城,捕获达州军帅鲜汝忠家属,并以此为挟,招鲜汝忠投降,于是达州便归降了元朝。进而又招降梁山,攻克万州、咸湻、绍庆,在蜀境已被蒙元平定的情况下,夔州也投降了。杨文安入京觐见元世祖忽必烈,将他攻下的城邑绘成图献给世祖,元世祖慰劳他说:“怎么这么多呀!”遂擢任四川南道宣慰使,晋升中书左丞,主持江西行省事。杨文安卒后,其子杨艮之袭佩虎符昭勇大将军,管军万户,历任湖南宣抚副使、岳州路总管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