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和夫(1917-1994),化学家。四川乐山人。是郭沫若和郭安娜的儿子,也是郭沫若的长子。
郭和夫,中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石油化学家。男,汉族,无党派人士。历任全国化学会、化工学会理事,全国第五、六、七、八届人大代表。他是郭沫若先生与日籍夫人郭安娜所生,在郭沫若先生的11个子女中排行老大。
1917年12月12日生于日本冈山市。
1923年3月毕业于日本市川小学。
1935年3月毕业于东京府立第三中学。
1938年3月毕业于东京第一高等学校。
1941年3月自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工学部应用化学科毕业后,在该校从事有机合成研究工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6年末辗转台湾返回祖国途中,在台湾工业研究所任技正短期工作。
1949年春经地下党的帮助,终于回到了祖国大陆解放区。同年5月怀揣周恩来总理的亲笔信来到大连,应聘到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有机化学博士生导师。专长有机化学、石油化学、金属有机化学。在国内首次开展了页岩油成份分析工作。在烃类液相氧化方面发展了光氧化法制异戊二烯的流程。组织了络合催化学科新领域的研究工作。开展了金属有机化学应用于有机合成,如三十烷醇拟除虫菊酯的研究。
1994年9月13日在因公赴外地科研考察途中突发脑出血,逝世于哈尔滨,终年77岁。
人物生平
郭和夫1917年12月12日出生在日本冈山市,出生时家庭经济还很困难。郭安娜出于对郭沫若的爱,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与郭沫若先生结婚,并断绝了与家庭的关系,也失去了父母在经济上对她的支持,他们全家只能靠郭沫若先生领取的32元的官费助学金度日。
受家庭影响,郭和夫自幼学习刻苦认真,门门功课成绩优异。194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工学部应用化学科,并留校工作。抗战爆发后,郭沫若先生告别妻子和儿女们参加抗日斗争。抗战胜利后,与丈夫分别多年的妻子郭安娜一心想找到失去音信多年的丈夫,于是在1946年通过在台湾工作的妹妹,将长子郭和夫和三儿子郭复生安排到台湾工作。1949年3月,郭和夫和母亲安娜回到大陆,周恩来总理还接见了他们母子。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郭和夫先生被安排到大连大学附属研究所工作。
其后,在郭和夫的主持下,创办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以后的50多年的时间里,郭和夫一直从事有机化学、石油化学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世纪50年代,郭和夫先生在国内化学界首次开展了页岩油的成分分析工作,为我国页岩油的综合利用提出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从60年代开始,郭和夫先生又带领一批科学家开展了对金属有机铬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作用等的研究,并先后在金属有机化学、烯炩聚合、原子簇铬合物以及结构化学等领域开展了基础性的研究和应用研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丰厚的科研成果,还获得过多项国家专利,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科学贡献
郭和夫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大连化物所的整体研究领域中有机合成催化化和催化合成手性化的特点和优势,结合国际上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加强学科交叉,捕捉新的学科生长点,及时调整和发展新的学科方向和学科领域。
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敏锐地抓住了国际上还刚刚萌芽的前沿领域——金属有机化学,并立即组织力量开展了有关二茂铁和齐格勒催化剂的研究工作。从70年开始通过多年艰苦努力在化学固氮机理等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获得了中国科学院技术进步奖。
除了将有机基团与金属相结合之外,郭和夫更看到了有机合成要与催化相结合,着眼于有机合成催化化和催化合成手性化。与所内具有强大优势的多相催化相对应,组建了均相催化研究室,并担任室主任。之后又发展成为络合催化和匀相催化两个研究室。
早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先后发展了乙烯、丙烯共聚的匀相钒、铝络合催化剂及乙烯、丙烯和长链α–烯烃高效钛系载体聚合催化体系,前者已在工业生产中获得应用。
进入70年代,针对我国急需发展石油化工和建立大型企业的现状,郭和夫又先后开发了丙烯液相本体聚合及烯烃聚合制取降凝剂的新工艺,并及时的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在烯烃络合催化反应机理研究方面,他较早地提出了一个活性络合物模型的设想。
在20世纪80年代初,郭和夫敏锐地感到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认为它必将是二十一世纪的前沿学科,为此,他积极地提出了要开展生物催化研究的建议。他敏锐的意识到到手性化合物与药物及人类生命的密切关系,及时地组织人力积极开展了手性配体和不对称催化的研究工作,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大连化物所颇具特色的研究领域。
郭和夫密切关注国际科研发展动态,努力学习、跟踪和掌握国际先进技术,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基础建设。。在他领导的研究室里,在有机合成及其催化化,络合催化及匀相催
郭和夫(前排左一)
郭和夫(前排左一)
化,金属有机化学包括水相金属有机化学,烃类氧化,烯烃聚合,固氮,原子簇络合物化学尤其是异核金属原子簇络合物化学,C1化学,结构化学,计算化学,生物化学及酶催化以及不对称催化等重要基础研究方向上都适时布点,承担了多项国家科研项目和基金课题,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大连化物所在上述领域的研究水平。例如:温和条件下络和催化固氮,C1化学高选择性反应中的金属有机化学,烯烃岐化及金属原子簇络合物研究等课题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他十分重视结构化学的基础研究工作,积极建议并在研究室内成立“结构化学组”并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开展了大量的结构分析和液态和固态核磁共振波谱以及x–线单晶结构衍射分析工作,大大促进了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例如,确定了多种中药有效成分的分子结构,特别是确定了抗宫颈癌中药有效成分β–榄香烯的分子结构,并对它及其衍生物进行了人工合成,为探求药物分子结构与抗癌疗效间的关系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培养人才
郭和夫不仅是一位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学者,开创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丰硕成果。同时他又是一名辛勤耕耘的园丁,是中、青年科技人员的良师益友和可信赖的长者。他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高级科研骨干人才,在大连化物所形成了一支有战斗力的科研团队。在这一支学术团队中,他是最年长者,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郭头”。他不但精通日文、英文,还能阅读德文、俄文和法文文献。有机化学领域基础扎实,造诣极深,学识渊博,有问必答自不必说;就是其他学科领域,无论是天文地理,国内外历史,动植物知识,乃至风土人情方面,都有广博的知识;老中青各阶层的同事无不乐于求教于他并必能得到满意的指教,大家都亲切称他为:“活字典”。几十年来,他对中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总是充满热情,倾注满腔心血,寄予殷切的期望,创造各种条件,促进茁壮成长。使得各种类型的年轻人都能因才培养,各展其能;他的得力助手因工作需要而调离他处,他不拘私利而乐观其成;受到郭和夫教诲的中、青年骨干有上百人之多。
改革开放后,他精心选派所内优秀人才到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世界各国著名科学家处学习深造,回国后都成为业务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其中题目负责人、研究室主任、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副研究员、教授、副教授等就有30-40名之多。早在20世纪50年代,郭和夫就是研究所内两名研究生的指导教师之一。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经他培养的近3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来自 ,有的是著名大学的高材生,有的来自部队的解放军,有的是来自革命圣地延安的农村子弟,还有唐山大地震留下的孤儿。他培养出了大连化物所第一位女博士,并在所内首次取得了金属有机络合物的x–线衍射单晶结构。一代代人才辈出的同时,又迅速地将大连化物所的络合催化科研水平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