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仲瑾(1879~1963年),名砥修,号缙玙,祖籍金门,先世迁徙泉州平水庙,清光绪五年(1879年)十一月生。父亲陈伯华,秀才、书塾教师,早逝。光绪二十四年,陈仲瑾进秀才。光绪二十八年,乡试第二十五名举人。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许卓然受孙中山之命,在泉州发展同盟会会员,吸收陈仲瑾加入同盟会,任总务股长。同盟会于小开元寺筹办西隅学堂,仲瑾任校长,把西隅学堂作为革命秘密会所。
不久,泉州光复,陈仲瑾倡议组织保安会来维持地方秩序。此时革命派内部意见分歧,又因 库0,馆童陈乾坤被炸身亡。陈仲瑾知事不可为,就在民国元年(1912年)春出洋至印尼,历星洲、惹班、□引、泗水,为西隅学校募捐经费。同时主办书报社,开设商余夜学。
民国3年,陈仲瑾回泉州,继续担任西隅学校校长。有黄孙哲等人借口寺庙不宜办校,陈仲瑾赴省交涉。省府委托晋江县知事张祖陶处理,指定大寺后中军府废址辟作西隅学校新址。
民国5年农历正月初三夜,驻泉州北军马步云部哗变,自东街出涂门,沿途开枪打死无辜居民30余人,打伤多人。陈仲瑾代表死者亲属赴省府控诉,使死伤亲属得获赔偿。
是年,泉州东门外、涂门外、北门外各乡成立东涂北乡约局,调解处理乡间械斗,延请陈仲瑾担任乡约局局长,两年多积极调解纠纷,消弭械斗。民国7年,乌屿与桥南发生械斗,乡约局多方调解无效,陈仲瑾因揭发县知事张祖陶乘机0,被诬为海盗窝主,逮捕入狱,乡约局也自行消失。事发后泉州绅民大哗,张祖陶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释放陈仲瑾。
民国9年,陈仲瑾南渡菲律宾筹募西隅学校经费,成立西隅学校旅菲校董会。民国10年回国,扩建校舍,增添设备,并新设师范部及幼稚园,吸收新的教育思想,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民国15年11月,北伐军入泉。郊商代表蔡鼎常等人恳请陈仲瑾出任商会会长。当时外有帝国主义侵略,内有官僚-争斗,地方上土匪恶霸横行,陈仲瑾在“夹缝”中筹捐纳款,穷于应付。后来商会被国民党特务组织蓝衣社把持,陈仲瑾落职家居。
民国25年,陈仲瑾担任晋江县财务委员会委员长。抗日战争爆发,陈仲瑾被推举出洋筹募救济难民资金。民国27年,出洋受阻,出任旅港福建商会会长郑玉书秘书。民国30年,再赴菲律宾正值珍珠港事变,菲律宾沦陷,他被日本侵略者追查,只得避入纳卯深山,隐姓埋名,种田为生,耕暇教授村童。民国34年8月日本投降,陈仲瑾回国,专心筹划西隅学校复办中学。
解放后,陈仲瑾仍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历任晋江专区土改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文史馆馆员、政协泉州市第一、二、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又担任泉州花桥善举公所董事长。
1963年11月,陈仲瑾去世,享年85岁。